2014年,亚太地区17个国家的加权平均经济增速为5.4%,比2013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据IMF预测,2015 年,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预计维持在 5.6%,并于 2016 年小幅降至 5.5%。在带动亚太经济增长的经济体中,有多个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形,但其总体的经济增速和复苏水平仍领先全球。下图为亚太地区主要国家2011年—2015年GDP增长率,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日本、印尼、新加坡等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均有所下降,构成亚太经济下行的主力。
2014年,中国在亚太地区新兴市场经济规模中占比超过60%,所贡献的经济增长接近70%,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将直接导致亚太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放缓,同时,还将通过贸易等渠道传导至亚太地区的其他经济体。除此之外,中国、印尼等国家近两年多来纷纷开始实施结构改革,主要包括去杠杆、取消补贴、放松管制等措施,改革的目的并不在于短期内刺激经济,而是提升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因此,在短期内将会导致经济增长的放缓。
作为拥有石油进口国和供应链参与国的亚太地区,其经济增长的放缓,将大幅抑制原油的进口需求,导致原油价格降低。而新兴经济体又受到低油价的拖累,各国政府财政收入锐减,严重影响国内大型基建投资,使基建企业发展受阻,从而又为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此外,油价的大幅下跌给相关国家带来的进口成本下降的同时,也加大各国通货紧缩的风险,将给经济体带来更大的风险。
除了经济增长放缓,亚太地区一些国家的货币贬值也增加原油价格下行风险。美国去年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曾再度在亚太地区市场掀起波澜,虽然之后市场逐渐恢复,但仍有大部份亚太地区国家的货币出现大幅贬值。人民币在2014年波幅进一步扩大,成为去年亚太地区贬值最多的货币。而中国是亚太地区原油进口的主要国家,未来将成为能源需求的最大国,其货币的大幅贬值使以美元计价的原油的进口成本不断上升,同时,中国天然气等再生能源的开发将是中能源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原油强度的依赖。
基于目前亚太地区经济放缓的形势,中鑫汇盈分析团队认为:亚太地区略显暗淡的经济前景,将抑制原油进口需求;同时,中国等国家不断改变能源结构,积极开发绿色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也将不断减少对原油的需求,使原油价格继续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