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指数或将再度走强 关注低估值蓝筹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9-10-24 09:47:5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光大证券表示,国内市场对资金具有吸引力,加上政策的利好和便利,指数或将再度走强。海富通基金高级策略分析师姚玭表示,监管层的态度是鼓励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这有利于股票市场的长期价值回归和稳定发展。

(原标题:光大证券:指数或将再度走强 关注低估值蓝筹)

光大证券表示,国内市场对资金具有吸引力,加上政策的利好和便利,指数或将再度走强。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行业配置上,滞胀环境下,四季度配置主线转向低估值蓝筹,把握金融地产龙头等滞胀,跟踪大金融和消费类低估值板块。

【延伸阅读】

长线资金入市提速 机构蓄势抢占先机

近期,监管部门持续对中长期资金入市进行安排。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包括公私募基金在内的机构认为,监管定调不仅会提升资金入市比例,还会提升权益资产的吸引力和市场有效性。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险资、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将在新的大资管竞争环境下提升投研实力,进一步寻求模式创新和差异化发展。

更多长期资金料入市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近期监管对中长期资金的投资定调,不仅是公募基金,还涵盖到了私募、创投、社保基金和险资等。

公募基金方面,今年9月份在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座谈会上,证监会在提出资本市场改革的12方面重点任务时表示,要强化证券基金经营机构长期业绩导向,推动放宽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和范围。要推进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监管,推动公募基金纳入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金投资范围。

私募与创投方面,10月17日,证监会召开的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座谈会提到,私募股权基金作为新型的金融产品供给,在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直接融资、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私募股权基金应坚持长期投资理念,当好股权投资的“专门家”,切实为所投企业提供优质增值服务。

10月21日,证监会召开的社保基金与保险机构负责人座谈会指出,社保基金和保险机构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机构投资力量,在提升市场运行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这两类资金能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坚定信心,积极行动,为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海富通基金高级策略分析师姚玭表示,监管层的态度是鼓励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这有利于股票市场的长期价值回归和稳定发展。随着各项政策不断完善,预计明年会迎来更多长期资金入市。从市场风格角度看,价值股和成长股则有望得到更多支撑。

促创新提效率

“近期的监管定调将有利于提升中长期资金的入市比例,这无疑会增强权益资产的吸引力,提升交易便利性和效率等。”基岩资本副总裁范波表示,今年以来,中长期资金入市速度加快。公私募基金与险资等作为长期资金的重要来源,其规模较大,也更为注重中长期收益。因此,其入市比例的提升不仅能提升市场有效性,也会进一步引导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

招商基金副总经理沙骎表示,对资本市场而言,中长期资金会带来以下影响:首先,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投资风格更偏稳健,其战略资产配置策略的目标周期更长,有助于引导资本市场更加理性化、长期化、价值化投资,有望成为市场稳定的“压舱石”;其次,中长期资金的入市进一步丰富了市场资金来源,可以更有效地激活资本市场活力。

沙骎表示,对公募基金而言,中长期资金入市会带来机遇与挑战。首先,险资、外资等中长线资金在资金体量上具备优势,在经营理念、投资策略、风控合规等方面也各有特点,加快入市会进一步加剧大资管行业的竞争,这将倒逼基金公司完善经营业态,寻求创新与差异化发展;其次,在竞争背景下,综合实力领先的基金则有望成为长线资金的重要配置对象;再者,基金公司也可以积极探寻创新领域与长线资金的合作,充分发挥双方在渠道、资金等方面的协同优势。

回归价值投资舞台

目前,国内机构资金已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投资力量。市场人士认为,随着制度建设不断完善,A股市场将是价值投资者的大舞台。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私募基金行业管理的总规模达到13.40万亿元。其中,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的规模为9.38万亿元,占比约为70%。

“在机构化趋势逐步增强的情况下,中国LP(有限合伙人)机构的投资能力也在日趋成熟。”歌斐资产合伙人陈昆才表示,从长期看,LP的专业化及机构化有利于长期资本的形成,对产业创新的支持也会更符合产业发展本身的规律和节奏。

海通证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险资的A股持股规模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为4.4%,占自由流通股市值的比重为5.6%,低于公募基金的8.6%与外资的7.4%。

根据相关规定,当前险资投资权益资产的比例上限为30%。某私募投研人士表示,在鼓励长线资金入市背景下,未来险资的权益投资比例有可能会进一步提升。同时,华南某中型寿险公司人士表示:“在发展中长期保障性产品的大前提下,头部险企的资金会保持较高的政策敏感性。其余非头部企业也会持续练好内功,做到细水长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