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股指期货交易再度松绑锦上添花 量化对冲投资迎来扩容时代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黄淑慧 2019-04-22 09:05:1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股指期货交易再度松绑“锦上添花” 量化对冲投资迎来扩容时代)

4月19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宣布,自2019年4月22日结算时起,将中证500股指期货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12%;将股指期货交易日内过度交易行为的监管标准调整为单个合约500手,套期保值交易开仓数量不受此限;将股指期货平今仓交易手续费标准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三点四五。对此,量化投资人士认为上述调整幅度明显,而股指期货交易的再度“松绑”有望进一步提升股指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并推动以市场中性为代表的量化对冲策略的管理规模的扩充,量化投资在中国市场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助推市场中性策略扩容

在4月20日召开的好买财富2019年度中国私募行业高峰论坛上,国内私募行业中的顶尖量化投资机构围绕“量化投资新时代”进行了一场圆桌讨论。来自黑翼资产的合伙人兼基金经理陈泽浩,明汯投资的创始人兼投资总监裘慧明,以及外资机构英仕曼集团AHL主席Tim Wong和贝莱德投资基金经理邹江渝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明汯投资创始人兼投资总监裘慧明分析说,自去年12月上一次“松绑”以来,股指期货交易已经比较接近正常化的水平,这次的松绑可谓“锦上添花”,预计股指期货交易量可能上升20%-30%,但不会有“颠覆性”改善。日内手续费是限制交易量的主要因素。平今仓交易手续费下调至万分之三点四五,仍然是2015年8月之前的10倍以上。从这个角度来说,监管鼓励通过对冲降低市场的波动率,但并不鼓励过度投机。因此,交易限制的松绑,对高频交易的CTA策略还不是特别有利,但是对于对冲策略的开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他进一步表示,股指期货交易的进一步“松绑”有望扩充市场中性策略的规模容量,“日内过度交易行为的限制放松到20手的时候,一个中性产品可以做到1亿左右的规模;去年年底放松到50手的时候,可以做到5亿-10亿。现在进一步放松到500手,做到100亿规模都可以。从这个角度讲,松绑打开了市场中性产品的规模上限”。

指数增强策略受关注

业内人士表示,在股市回暖、期指松绑的环境中,在各大量化策略中,又以指数增强、市场中性等策略最受投资者关注。

黑翼资产合伙人兼基金经理陈泽浩认为,今年以来股市交易量上升显著,加上股指期货交易进一步放松的消息,会带来股指期货交易量和流动性上升。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有三大可以重点关注的量化策略,一是股指增强策略,不过这一策略受制于股指本身的涨跌幅,在牛市中表现更为突出;二是受益于股票市场流动性增加、相对高换手的市场中性策略,这一策略在股市交易量上升、波动上升的情况下表现比较突出。三是股指期货也是CTA投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受益于期指本身的波动性、流动性增加,对CTA策略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谈到指数增强策略,贝莱德投资基金经理邹江渝引用中国古语“积跬步至千里”、“集小胜为大胜”说,指数增强策略体系可以从多个不同的维度出发来选择好的股票,包括基本面维度、市场情绪维度和宏观维度等,进而提升能够战胜指数的概率。

裘慧明表示,指数增强策略的表现基于两个大的前提,首先,从过去十几年来的数据来看,无论是沪深300还是中证500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指数本身就是不差的投资标的。其次,择时非常困难,而选股能够提供超额收益。而要实现跑赢指数的目标,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获取阿尔法尽量跑赢市场,二是跟踪误差不能太大,要控制好和指数的偏离。“因为沪深300是市场最大市值的300只股票,如果沪深300指数增强产品的太多个股在沪深300之外选,那么就很难保证不产生风格偏移。而中证500则可以通过全市场选股,通过优化实现目标。”

量化投资增长空间巨大

谈到量化投资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前景,裘慧明进一步表示,比起传统主动管理策略,无论是量化多头策略还是量化对冲策略,国内市场上的量化策略管理规模还相对较小,头部量化私募机构管理规模也仅仅百亿元左右。从海外市场来看,量化策略的管理规模在对冲基金中占比20-30%,而在国内估计只有5%左右,未来几年量化策略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市场很大一部分量化基金经理均是曾经就职于海外投资机构的华尔街海归,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度的提升,越来越多海外量化对冲机构以WFOE的形式加入到中国市场的量化军团中,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量化投资市场的扩展。

与此同时,在此背景下,海内外量化策略的融合度正在提升。英仕曼集团AHL主席Tim Wong表示,从策略交易来说,希望把国外一些有效运作多年的策略带到中国市场,但同时也会考虑是否要做一些本土化的改动。“比如,在A股市场,很多国有企业是规模很大的公司,这和其他资本市场上的大公司是不是有区别,是否需要做一些因子或者算法的改动,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同时,监管政策的变化和交易系统的差异,也需要外资机构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不断适应并改进。

裘慧明表示,因为市场结构和投资者特征不一样。而国内一些机构也会招聘海外的优质人才,吸收海外成熟的方法论。陈泽浩也表示,国内机构会吸纳海外的优质人才,海外机构也会聘请本土人才,总体而言,随着人才的融合,各流派量化投资的投资体系、投资逻辑、投资方法也会不断融合、进步、演变。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