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的转型冒险:被繁荣掩盖的危机 开启颠覆式变革

来源:经济观察网 2017-12-23 00:44: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潍柴的转型冒险:被繁荣掩盖的危机 开启颠覆式变革)

种昂

“2017潍柴集团收入突破两千亿、利润过百亿大关,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但这一年来在我心里却总感到危机就在眼前。”2017年12月18日,在“潍柴集团收入突破两千亿”发布会上,董事长谭旭光向《经济观察报》如是说道。

这或许并非是谭旭光在危言耸听。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工业面临着智能化、数字化的变革;在新旧能源交替的过渡期,禁售燃油车已被各国提上议事日程。如果说零售、纺织等产业被互联网冲击后基本需求仍在,那汽车以及零部件产业在工业智能化与能源大交替的叠加作用下,面临的却是一场完完全全的颠覆。“全球历次工业革命,以前最成功的企业在转型中往往不是最好的。”面对着盛世下的危机,近来谭旭光内心深处充满了兴奋与焦虑、自信与惶恐的复杂心情。2017下半年,谭旭光遍访博世、大众、丰田、AVL、福特、斯坦福大学等30多家世界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签署了8项重要的合作协议。

在下一场产业变革到来前,谭旭光正酝酿开展一场史无前例的产业布局,为潍柴在新时代下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被繁荣掩盖的危机

“今年,潍柴集团汇总收入预计超过2200亿元,利润总额突破100亿元,进入世界500强肯定是没问题的。但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么?我认为这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衡量,世界顶级企业不是以业绩数字为衡量标准,而是竞争力。”多年前谭旭光也曾把进入世界500强作为企业的目标,但当潍柴真的迈入这个“俱乐部”,他却已然觉得意义不大了。

按照2016年排行榜单,全球500强企业的门槛为216亿美元,今年潍柴集团的业绩在去年约排400位左右。按照以往收入门槛每年增长10%,潍柴也将排在450位左右。

潍柴集团最核心的业务是柴油发动机,下游供应重卡与工程机械两大产业,与基础设施建设息息相关,因此柴油机市场也被称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晴雨表”、“风向标”。2017年,潍柴达到历史的巅峰正是得益于市场的井喷。

2016年下半年,全国展开了一场“治超治限”大行动,以前一辆重卡多拉快跑,现在就需要两辆、三辆,这率先激发出重卡市场的火爆需求。

与此同时,2017年中国掀起了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高潮。仅2016年四季度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的铁路项目投资额就超过了5000亿;2017年1月至4月,全国已有23个省安排的重大工程计划总投资就超过了45万亿元。基建高潮的到来又带火了工程机械市场。

2017年,柴油机市场的火爆行情像一头脱缰的野马。去年10月以前,潍柴月柴油机订单只有1、2万台,此后不断飙升、直至2017年3月份突破6万台大关,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最高纪录——既超过了2007年中国经济鼎盛时期,也跨越了2010年4万亿大救市。

不过,最繁荣时往往隐藏着最危险的祸患。如今的潍柴风光无限,但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架构在传统能源之上。

近十年,潍柴累计研发投入150多亿元,研发出全领域全系列产品,构建起100万台柴油发动机产能;通过一系列并购,形成了发动机、变速箱、重卡、客车、农机等业务矩阵。2017年潍柴集团收入同比增长近70%,一方面是得益于市场的井喷,一方面也是因为潍柴充分适应了传统能源时代的市场需求。

可是,在生物进化中最适应以前环境的物种往往在环境变化后就会变的最不适应而首先遭到淘汰。从传统生产到智能制造、从燃油到新能源,或许潍柴数十年积蓄的人才、技术和制造优势在工业大变革与新旧能源交替下,在一夜之间丧失殆尽。

2017年,在谭旭光的内心深处是冰火交融的一年。一方面,新一轮基建高潮托起潍柴业绩的巅峰;一方面,正处于工业变革与能源交替的叠加作用下潍柴面临着时代的颠覆。

2017年全球无人汽车产业迎来了爆发期,12月2日深圳的无人驾驶公交车正式上路,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天会来,但或许谁也没想到,来得这么快!与此同时,全球各国纷纷把禁售燃油车提上议事日程:荷兰挪威2025年,德国印度2030年,英国法国2040年……预计2030年全球汽车工业将有1/3使用新能源。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速度遵循的是“摩尔定律”,越来越多的产业生态像热带雨林一般迅速爆发又转瞬消亡。

一面是市场大单纷至沓来,一面却是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接连传出;一面是工厂中灯火通明、加班加点的忙碌景象,一面却是互联网时代工业智能化、数字化革命的不断加速。每当这时,谭旭光内心深处总是充满了兴奋与焦虑、自信与惶恐的复杂心情。2017年12月谭旭光在一次内部会议上直指,“危机被繁荣掩盖了”,要求所有高管进行“繁荣背后的思考”,从不同角度客观分析企业发展潜在的危机。

颠覆式变革

按照谭旭光的预测,今年中国重卡行业销售将突破110万辆、达到历史的高位,2018年市场会有小幅调整,但相信会在80万台-100万台之间,市场仍将持续火爆。这在谭旭光看来,恰恰是企业转型的最佳时机。“智能化和新能源是这一轮工业革命的最主要特征。”可让谭旭光左右为难的是,新时代的产业变革往往有着这样的特点——方向清晰,但路径却晦暗不明,孤师冒进可能踏入陷阱,付出巨大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坐等观望,却必然会丧失先机。

2017年,谭旭光怀着忐忑的心情4次到日本、4次到欧洲、3次到美国,2次到加拿大,行程超过15万公里,对未来的科技走势进行了系统考察调研。仅仅11月份,谭旭光就走访了大众、博世、丰田、AVL、In-tel、FEV和斯坦福大学等30多家世界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签署了8项合作协议。

“传统动力总成的市场份额将逐步下降,新能源动力离我们越来越近,这是我们最大的挑战。我们必须抓住这次产业革命,实现从一个柴油动力领先者向新能源动力引领者的转型,变当前的辉煌为持久的成功。如果抓不住,我们很可能成为潍柴的历史罪人!”在下一场产业变革真的到来前,谭旭光正悄然编制着一张大网,试图提前布局。

在欧洲期间,潍柴与世界三大权威汽车发动机研发机构之一的奥地利AVL公司签署了共同建设未来科技创新中心的合作协议,预计投入20亿元;未来将与德国博世共同合作开发生产氢燃料电池及相关部件;与加拿大西港燃料系统公司签署协议,合作开发新一代天然气产品并在中国制造……同时,潍柴还在法兰克福、东京、芝加哥分别设立了科技创新中心针对新能源发动机、电池进行技术研发、探索。谭旭光希望“借助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整合全球资源,加快突破氢燃料电池、固态氧化燃料电池、固态锂电池核心技术,实现工程化落地”。

技术先行的同时,谭旭光正计划投资500亿布局新的产能——建设山东最大的新能源动力产业园,再造一个千亿级的新潍柴。

根据新能源动力产业规划,未来5-10年,潍柴将投资500亿元打造涵盖混合动力、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电机、动力总成系统、整车整机的新能源动力产业链。其中包括投建新能源驱动电机制造基地、氢燃料电池制造基地、商用车新能源动力总成系统制造基地……

12月 18日,潍柴发布了“2020-2030战略”,包括“一个目标”“两个阶段”。一个目标:就是收入达到一千亿美元;两个阶段即到2020年潍柴传统业务要超越世界一流水平,到2030年潍柴新能源业务要引领全球行业发展。

当日,谭旭光向记者描述了他的潍柴梦——“进入世界五百强不是我的目的,也不是我的梦。进入世界全球化强企,才是我的目的,我现在的梦就是把潍柴打造成为全球行业中最好的企业。”

在企业界,谭旭光一直有着“谭大胆”的称号。他认为,敢于冒险是企业家成功的重要基因。要敢冒风险、不惧失败,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可这次500亿元新能源布局既是潍柴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也是企业最大的一次产业转型,更是谭旭光作为企业家生平最大的一次冒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