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证交所盘点上市公司三季报:全年稳中向好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7-11-01 06:3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沪深证交所盘点上市公司三季报:全年稳中向好)

沪市公司三季报内在质量提升 全年稳中向好格局确立

沪市公司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0.67万亿元,同比增长17.67%;实现净利润2.04万亿元,同比增长16.68%,近六成公司实现增长。在落后产能加速出清的市场环境下,部分上市公司仍然存在阶段性经营困难,有108家公司出现亏损,但亏损规模较半年报120余家有所缩小。

记者 祁豆豆 编辑 邱江

截至10月31日,沪市1368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三季报。数据显示,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沪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态势正在形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全年稳中向好的总体格局已经确立。

整体来看,2017年沪市三季报主要呈现六大看点:

一是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双增,实体经济增长内在质量显著提升。据统计,沪市公司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0.67万亿元,同比增长17.67%;实现净利润2.04万亿元,同比增长16.68%,近六成公司实现增长。其中,实体经济稳定增长,非金融业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6.08万亿元、净利润0.7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9%和39.52%。尤为可喜的是,扣非净利润达6778.61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7%,显示出实体经济增长的内在质量大幅度提升。此外,金融行业总体经营保持平稳。银行资产质量普遍好转,工农中建四大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较年初下降约0.02个到0.4个百分点;保险行业业绩大幅增长,前三季度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四大保险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091.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

二是传统周期行业表现亮眼,健康文化消费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前三季度,在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适度扩大总需求的政策推动下,供给侧传统产业业绩大幅改善,煤炭、钢铁、有色等周期性行业共实现营业收入2.29万亿元、净利润0.14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82%和216.21%。消费需求端,大健康、绿色低碳、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形成新的增长点。医药制造业共实现营业收入2491亿元、净利润312.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3%和20%。文化、传媒等行业持续增长,共实现营业收入188.09亿元、净利润24.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78%和10.03%。

三是高端制造有所突破,绿色产业持续增长。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推动下,先进制造、高端制造等行业公司积极推进技术变革,新动能蓬勃显现。航发动力、四创电子等航空发动机、雷达等高端制造行业公司净利润增速达到20%以上。绿色环保行业表现出色。从事固废处理的伟明环保净利润增速为47.26%,从事土壤修复的高能环境净利润增速高达71.89%,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包容性和协调性明显增强,奠定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四是国企改革成效显著,民营企业活力继续显现。前三季度,国有经济布局加快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推进,极大激发了国有经济的活力、动力和潜力。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沪市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69万亿元,同比增长15.41%;实现净利润1.82万亿元,同比增长14.78%。国企改革出现了一批市场高度关注、具有示范效应的典型案例。例如,中国重工通过发行股份收购大船重工、武船重工股权,实质性推进债转股和降杠杆。中远海控通过要约收购东方海外,跻身全球排名前三的集装箱运输公司,成为跨境并购的代表性案例。同时,民营企业继续保持发展活力,共实现营业收入2.97万亿元,同比增长33.21%;实现净利润0.22万亿元,同比增长35.44%。一些民营企业已经借助资本市场成长为行业的排头兵,例如福耀玻璃、恒瑞医药、永辉超市等。

五是不同区域协调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是我国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在强化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推动下,中西部等地区上市公司业绩提升明显。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市公司为例,共实现净利润66.94亿元,同比增长69.37%。同时,“一带一路”建设继续稳步推进,不少央企海外市场拓展已见成效,境外新签合同额稳步增长。例如,中国建筑前三季境外新签合同额1440亿元,同比增长56.3%;中国交建同期海外工程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30.79%。

六是新上市公司营收平稳,新蓝筹龙头公司群体开始涌现。作为资本市场的新生力量,前三季度,沪市新上市公司约180余家,共实现营业收入3152.59亿元,同比增长17.69%;实现净利润294.01亿元,同比增长28.10%。个体层面来看,新上市公司三季报除个别公司亏损外均实现盈利,净利润同比增长30%以上的公司占比接近30%,并涌现出一批新蓝筹新动能的龙头公司。例如,集成电路、印刷电路等战略新兴行业中的兆易创新、景旺电子等公司,均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高速增长。

此外,沪市三季报显示,在落后产能加速出清的市场环境下,部分上市公司仍然存在阶段性经营困难,有108家公司出现亏损,但亏损规模较半年报120余家有所缩小。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亏损公司普遍存在主营业务不清、历史包袱较重、转型方向不明等问题,需要高度关注相关风险。

深市公司三季报业绩稳步增长 多层次资本市场蓬勃发展

深市2051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平均实现营业总收入35.23亿元,同比增长25.6%;平均实现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25.93%。分行业来看,深市上市公司所涵盖的18个行业中有13个行业的前三季业绩出现同比增长。截至10月31日,深市共有919家上市公司对2017年度业绩进行了预测,业绩上行成为主基调。

记者 张忆 编辑 弘文

深市2051家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收官。2017年前三季,深市上市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总收入35.23亿元,同比增长25.6%;平均实现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25.93%。剔除金融业,单家公司平均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25.79%、29.40%。

整体来看,深市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业绩情况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势头,在释放、展现深市上市公司活力、潜力的同时,也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

三季报稳中有增 全年业绩预计向好

分行业来看,深市上市公司所涵盖的18个行业中有13个行业的前三季业绩出现同比增长。其中,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仓储等实体经济的支柱性行业,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的增幅分别为28.84%、20.48%和29.14%,净利润增幅分别为41.87%、26.92%和22.89%。此外,公共环保业、商务服务业、科研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营业总收入增幅均超过20%,且净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

作为深市的中坚力量,占深市公司总数近七成的140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注发展主业。在此背景下,实体经济和支柱性行业上市公司的营收水平及盈利能力也显著提升,折射出国民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

例如,制造业细分行业中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传统制造业积极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产业结构,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50%。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高端制造业则通过技术革新,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数据显示,上述行业平均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2.44%、29.35%和20.88%。

从目前已披露全年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情况来看,业绩上行成为主基调。截至2017年10月31日,深市共有919家上市公司对2017年度业绩进行了预测。其中,主板27家公司中,超过七成预计业绩同向增长或扭亏为盈,在中小板883家公司中,业绩增长或扭亏的占比近九成,创业板也是如此。

板块差异化发展格局继续强化

通过深化改革,夯实制度基础,深市多层次资本市场正不断完善,形成了以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为核心模块的各具特色的蓬勃发展态势。

前三季,主板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总收入79.53亿元,平均实现净利润5.31亿元,两项指标增幅均超过20%,创主板近年来的新高。其中,主板业绩前十位的绩优蓝筹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507.11亿元,同比增长22.55%;净利润960.48亿元,同比增长24.68%。

而占主板近六成的国企上市公司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果令人瞩目。报告期内,这类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总收入87.11亿元,同比增长20.85%;净利润5.42亿元,同比增长52.08%,增幅高出板块平均水平16.93个百分点。

中小板公司则通过内生增长、外延扩张加速实现产业升级。前三季,中小板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总收入30.31亿元,同比增长27.33%;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23.29%。同时,有逾六成公司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数据显示,中小板686家高新技术企业和246家战略新兴产业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及净利润也均实现快速增长。

中小板企业通过内生增长的同时,还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优势,实施外延式并购,加快产业布局发展。2016年完成重组的79家中小板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平均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2.22%和41.62%,涨幅明显高于板块平均水平。

报告期内,创业板上市公司也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平均实现营业总收入10.83亿元,同比增长32.77%,其主要增长动力即来源于战略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

统计显示,创业板419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前三季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4749.69亿元,同比增长36.11%;净利润456.67亿元,同比增长15.83%。剔除乐视网后,两项指标的同比增幅分别为41.14%、21.53%。从细分行业看,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增幅表现突出,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95.38%、49.79%、44.89%和33.65%。其中阳光电源、碧水源、蒙草生态、信维通信等公司前三季度实现的净利润达到7亿元以上,且均实现了净利润同比60%以上的高速增长。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碧水源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